数九歌
佚名〔未知〕
一九二九不出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译文
过了冬至的前十八天内,气温快速下降,冷得手不能放在外面。
等到了第三、第四个九天,每九天为“一九”,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候,连河水都冻住了,河面上结冰,可以在上面行走了。
等到了第五第六九时,大地渐渐回春,柳树发芽,可以去观赏柳树了。
从冬至日开始,经历六十三天河流解冻,到了七十二天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。
九九过完,再过九天,日期正好来到三月下旬,春分左右,此时万物复苏,真正春天的开始,农民便可以带着家里的耕牛下地春耕了。
简析
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中国民间数九歌,诗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从冬至后的数九寒天到春暖花开、农耕开始的季节变化过程。这首数九歌不仅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到春季的自然变化规律,也蕴含人们对季节更替、农耕生活的深刻感受和期待;其语言简洁明了、节奏明快,易于记忆和传唱,富有生活气息。
学习谚语三则
佚名〔未知〕
少年不知勤学苦,老来方知读书迟。
一日读书一日功,一日不读十日空。
学习不怕根底浅,只要迈步总不迟。
桑中生李
佚名〔未知〕
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,见李核,欲持去,顾见空桑中有土,因植种,以余浆灌溉,后人见桑中复生李,转相告语。有病目痛者息阴下,言:“ 李君令我目愈,谢以一豚。”目痛乃小疾,亦行自愈。闻者传语:“盲者得视。”众犬吠声,远近翕赫,其下车骑常数千百,酒肉滂沱。间一岁余,张助远出来还,见之惊云:“此有何神,乃我所种耳。”因就斫之。
少年治县
佚名〔未知〕
子奇年十六,齐君使治阿。既而君悔之,遣使追。追者反,曰:“子奇必能治阿。”齐君曰:“何以知之。”曰:“共载皆白首也。夫以老者之智,以少者决之,必能治阿矣!”子奇至阿,熔库兵以作耕器,出仓廪以济贫穷,阿县大治。魏闻童子治邑,库无兵,仓无粟,乃起兵击之。阿人父率子,兄率弟,以私兵战,遂败魏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