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父遗产
《走进文言文》〔近现代〕
昔有一田父,自幼孤寒,而立之年乃有家室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躬养子女,赈穷济贫。年八旬而卧床不起,弥留之际呼儿孙于床前,曰:“吾行将就木,无有金银遗尔,唯有两物可为纪念。”遂指木椟,命长儿启之。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,皆愕然。田父曰:“锄者,冀尔等一生勤劳;布衣者,愿若终身俭朴。”言讫而亡。儿孙遂永志其志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从前有一个农夫,幼时失去了父母,生活贫穷,直到三十岁才成家。他每天日出的时候就去耕作,天黑的时候才回来休息,亲自抚养子女,并且拿出钱财救济那些生活贫穷潦倒的人。农夫八十岁时,因病躺在床上无法起来,临死之前,他把儿子及孙子叫来床前,说:“我不久将死去,没有金银财宝遗留给你们,只有两件东西可以作为纪念。”于是手指一个木盒,叫大儿子去打开它。大家只见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衣罢了,都觉得很惊奇。农夫说:“锄头,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辛勤劳作;布制的衣服,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勤俭朴素。”说完这些话,农夫就死了。儿孙们于是永远谨记他的心愿。
注释
昔:从前。
简析
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农夫一生勤劳朴素,不仅在生活上亲自抚养子女,还乐于救济穷人。在临终前,他没有给儿孙留下金银财宝,而是留下了一把锄头和一件布衣,希望他们一生都能辛勤劳作、勤俭朴素。儿孙们深受触动,永远铭记并遵循他的遗愿。文章通过农夫的言行,传达了勤劳和俭朴的重要性,以及长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良好家风的传承。
踏莎行·水绕孤村
吕碧城〔近现代〕
水绕孤村,树明残照,荒凉古道秋风早。今宵何处驻征鞍?一鞭遥指青山小。
漠漠长空。离离衰草。欲黄重绿情难了。韶华有限恨无穷。人生暗向愁中老。
念奴娇·井冈山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参天万木,千百里,飞上南天奇岳。故地重来何所见,多了楼台亭阁。五井碑前,黄洋界上,车子飞如跃。江山如画,古代曾云海绿。
弹指三十八年,人间变了,似天渊翻覆。犹记当时烽火里,九死一生如昨。独有豪情, 天际悬明月,风雷磅礴。一声鸡唱,万怪烟消云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