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五言诗·井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天井四四方,周围是高墙。
清清见卵石,小鱼囿中央。
只喝井里水,永远养不长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天井四四方方,周围全部都筑起高墙。
水清澈可见卵石,水中鱼儿被困在中央。
如果只喝井里的水,就会永远长不大。

注释
囿:局限;拘泥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藏书网.五言诗·井

创作背景

  1906年秋,十三岁的毛泽东在井湾里的私塾读书。有一次,私塾的教书先生毛宇居有事要外出,行前再三叮嘱学生们要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读书,不许私自走出私塾。但先生走后,毛泽东就像逃出笼子的小鸟一样,跑到屋后的山上痛痛快快地玩了一阵子。先生回来后,便责怪他,知道背书是难不倒这个记忆力特别强的学生的,便指着院子里的天井气冲冲地说:“这回既不打你板子,也不罚你背书,你给我赞一赞这天井!”毛泽东于是将天井观察了一下,略加思考后,便脱口而出。

简析

  《五言诗·井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诗的前四句,具体描绘,形象可见;后两句,顺势议论点题,自然可信。这首诗运用浅显的语言,描述了一个简单易懂的现象,它通过对常见事物的描写,表达出这样深刻的道理:“小鱼”,喻指的是尚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们,他们被困在狭窄的“天井”里,只能“喝井里水”,营养有限,得不到适当的锻炼,那样是永远也不能真正长大的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七律二首·送瘟神
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
读六月三十日《人民日报》,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。浮想联翩,夜不能寐。微风拂煦,旭日临窗,遥望南天,欣然命笔。

绿水青山枉自多,华佗无奈小虫何!
千村薜荔人遗矢,万户萧疏鬼唱歌。
坐地日行八万里,巡天遥看一千河。
牛郎欲问瘟神事,一样悲欢逐逝波。

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。
红雨随心翻作浪,青山着意化为桥。
天连五岭银锄落,地动三河铁臂摇。
借问瘟君欲何往,纸船明烛照天烧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春日

苏曼殊〔近现代〕

好花零落雨绵绵,辜负韶光二月天。
知否玉楼春梦醒,有人愁煞柳如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

章太炎〔近现代〕

  以中国幅员之大,历年之久,不读史书及诸地志,何能知其梗概?且历史非第账籍比也,鉴往以知来,援古以证今,此如弈者观谱,旧谱既熟,新局自创。天下事变虽繁,而吾人处之裕如,盖应付之法,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。史之有益于吾人如此,今乃鄙夷至不屑道,于是国事日棘,而应之者几无不露其捉襟见肘之窘焉。

  从古迄今,事变至赜,处之者有经有权,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,此读史之益也。盖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,智识高则横逆之来无所惴缩。故读史须贯穿一事之本末,细审其症结所在。前因后果,了然胸中。而一代之典章制度,亦须熟谙而详识之。

  传有之曰:皮之不存,毛将焉傅?史在各种学问中,可喻之为皮板。羔裘豹饰者,爱毛而不爱皮板。抑知无皮板则毛何所丽?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,科学哲理,卓越绝伦,弘大之佛教,诞生于是,几何之学,亦由印度传至希腊。医学至刳肠剔胃,行所无事,其文化可称极高,而无历史以记载,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。

 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,舍注意读史外,其道奚由?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